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总裁文学 >> 莽在北宋末年 >> 第113章 年底匆匆

第113章 年底匆匆 2/2

用了些饭菜,下午时,赵莽护送张苑一行启程。

十日后,赵莽从卫州赶回,与虓士营汇合,如约在半个月内回到东京。

此次卫州之行,一路还算平安,只在渡河时出过一次意外。

赵莽一行乘坐的渡船,快要抵达黄河北岸时,有两名歹人想要放火烧船,被赵莽及时发现。

击毙歹人后,赵莽才告知张苑,并未惊动渡船上其余客人。

送张苑进到卫州府衙,确定他安顿妥当,赵莽才匆匆折返。

十月底,中书省右正言赵子偁,上书弹劾宣正大夫、枢密院承旨朱汝功,罪名是以虚造军籍的方式,贪墨军饷、倒卖粮草。

此事一出,震动东京,立时成为关心时政的官僚士人们,最为热议的话题。

朱汝功,朱勔次子,还不到三十岁就坐上五品高位的顶级权贵子弟。

赵子偁是谁?此前无人得知。

此事一出,才听说是一位宗室子弟。

起初,坊间舆论,认为这是言官博取名望的惯用手法。

直到赵子偁拿出大量实证,殿中侍御史白时中联名上书弹劾,宣和殿大学士、少保蔡攸也站出来,极力要求官家下旨严查朱汝功。

这时候,朝堂百官才算品出几分滋味来。

蔡太师回京了,蔡攸腰杆子支棱起来,低调许久,终于还是忍不住跳出来,搅得东京朝堂风云色变。

朝堂百官,站队的站队,表态的表态,赵官家不胜其烦,下旨严审朱汝功。

这一审,果然触目惊心,满朝哗然。

朱家搜刮东南,仍然不知足,还要打军饷、军粮的主意?

好处都让你朱家吃完了,别人喝西北风去?

消息传到太学,义愤填膺的太学生们又要开始组织游行,声讨朱家!

赵官家赶紧下旨,罢了朱汝功枢密院承旨的职务,交大理寺审查定罪,这才勉强平息太学骚乱。

不少人,从这场动乱里,嗅到些别样气息。

西水门旁边的蔡太师老宅,再度热闹起来,每日车马之多,几乎阻塞道路。

东京城便是在这样一片乱哄哄的景象里,度过整个十一月。

宣和三年,深冬腊月,格外寒冷。

这日夜里,大概亥时二刻(21点30),一艘乌蓬小船缓缓驶向州桥。

赵莽挎刀立于船头,童贯坐于船篷内。

小船从州桥下方的桥洞驶过,驶入西阙楼码头。

河道边,早已停靠一艘画舫。

画舫之上,所有窗户悬挂厚厚布帘,用来遮挡寒气侵袭。

有光亮从缝隙透出,隐约可见画舫内里,一片灯火通明之景。

船工把小船系稳,赵莽当先一步登上码头,四处扫过几眼。

码头有三人在场,身上都携带刀剑,看样子和他一样,都是充当护卫角色。

童贯钻出船篷,把一件黑色裘袍披上身。

赵莽回头冲他点点头,示意四周安全。

“我家太宰早已等候太傅多时,请太傅登船!”一名穿皮袍的大汉上前见礼。

童贯看向画舫,淡淡道:“除了王太宰,还有哪几位到了?”

皮袍大汉抱拳道:“朱军使、蔡少保,都到了,只差太傅一位!”

童贯嗤笑一声:“他们倒是积极。”

童贯迈步从艞板登上画舫,赵莽要跟上前,被那皮袍大汉拦住:“贵人们船上议事,我等在码头等候!”

童贯回头道:“不用跟来,等着便是。”

说罢,便独自一人上了画舫。

赵莽瞥了眼那皮袍大汉,自顾自地走到一旁,紧盯画舫,耐心等候。

皮袍大汉暗自松口气,他可是听过赵莽名头的,知道其人不好惹。

天气严寒,赵莽往手心里呵口白气,用力搓了搓。

旁边有一人,突然向他走近,赵莽立时警觉,扭头看去。

“某家蔡挺,在太师府做事,敢问可是赵郎官?”蔡挺笑着抱拳。

赵莽打量一眼,是位精壮汉子,自己却不认识他。

太师府,应该是蔡京、蔡攸父子身边的亲信。

“正是在下!蔡兄有何事?”赵莽还礼道。

蔡挺笑道:“无事,早听闻赵郎官威名,今日有幸遇见,便想着结识一番。”

“蔡兄过奖!”

二人闲聊几句,蔡挺便走到一旁,垂目肃立不再说话。

过了大概一刻钟,画舫陆续走下四人。

当朝宰相王黼、官家密友朱勔、蔡京长子蔡攸、童贯。

夜色下,王黼面无表情,皮袍大汉为他披上一件大氅,侍奉他坐上马车,率先离去。

朱勔从赵莽身前走过时,斜瞟他一眼,重重哼了声。

在朱家护卫的帮助下,朱勔圆滚滚的身子颇为费劲地钻进马车,伴随一阵蹄哒声响走远。

童贯和蔡攸有说有笑地走下艞板。

赵莽凝眼打量,这蔡攸四十多岁,面相看极为年轻,是位风流倜傥的老帅哥。

蔡攸似乎也注意到赵莽,忽地指着他道:“出征之时,太傅可否调这位赵郎官到某麾下听用?”

赵莽刚要抱拳行礼,闻言不由一愣。

蔡攸怎会知道他?

听这口气,蔡攸已经确定,他将会随同大军出征伐辽。

童贯“呵呵”笑了两声,不紧不慢地道:“蔡六郎这就为难某了~”

蔡攸扬眉一笑,轻佻之气显露无疑。

“连我家老爷子也夸赞的人才,果然不一般!太傅舍不得割爱,倒也正常!哈哈~”

蔡攸捋须一笑,再度打量赵莽一眼,径直走了。

蔡挺忙对童贯和赵莽抱拳,紧随蔡攸而去。

赵莽一脸懵,蔡京什么时候见过他?

赵莽和童贯回到乌蓬小船,船工解开绳索,乘船准备原路驶回。

童贯站在船头面带笑意,心情似乎相当不错。

赵莽站在他身后,暗暗猜测方才画舫上,四人谈了些什么。

“回去做好准备,最迟三月,出兵北上!”童贯忽地嘱咐一句。

赵莽一愣,忙问道:“官家已做出最终决定?”

童贯笑道:“只要王黼、朱勔松口,官家那里反倒好办。

这一次,某与蔡京、王黼、朱勔就伐辽一事达成一致,出兵已成定局,不会再变!”

赵莽张张嘴,想问什么,却又发觉无从问起。

这场画舫密会,是大宋朝最顶尖的权贵们,就出兵伐辽一事达成的妥协。

以他的身份,哪有过问的资格?

这四人究竟如何谈的?达成哪些协定?做出哪些权力交换?各自做出哪些让步?

统统无从得知。

乌蓬小船驶过州桥,汴河两岸灯火璀璨,州桥北面的夜市仍旧火爆热闹。

赵莽却只觉心中一片哇凉。

四大权贵,于深夜密会州桥画舫之上,一番妥协谈判,就把一场关乎家国社稷的重大战争决定下来?

如此儿戏、草率,伐辽一战岂能有好结果?

喜欢莽在北宋末年请大家收藏:(www.zcwx8.com)莽在北宋末年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莽在北宋末年最新章节 - 莽在北宋末年全文阅读 - 莽在北宋末年txt下载 - 贼秃秃的全部小说 - 莽在北宋末年 总裁文学

猜你喜欢: 善终秋以为期乘鸾刺青黑莲花的幸福生活我、我是你的姐姐领进门:掌权典型意外(ABO)十年对手,一朝占有如意小郎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