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总裁文学 >> 燃烧的海洋 >> 第十一章 不可否缺

第十一章 不可否缺 2/2

只是,在二零一一年,“黄帝”号并没形成实战能力。

原因有两个:一是J-15没能及时研制成功,而俄罗斯又关闭了Su-33的生产线,因此没有可用的舰载战斗机;二是动力系统不过关,严重限制了航母的战术性能,也就限制了作战使用能力。

二零一三年,J-15开始量产,第二个问题成为制约“黄帝”号的主因。

第一次改造时,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系统。

最初,海军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,一是采用核动力、二是采用燃气轮机、三是采用蒸汽轮机。

核动力方案首先出局,因为能用的只有为093与094研制的核反应堆。要驱动满载排水量超过六万吨的航母,而且达到三十节的最高航速,至少需要安装六座核反应堆。即便不考虑效费问题,“黄帝”号上也没有足够的空间。更重要的是,“黄帝”号最初是作为常规动力航母进行设计的,如果改为核动力航母,必须对舰内结构做出重大改动,比如取消烟道,增强反应堆舱的防护力度,必然导致工程规模浩大,降低工程效率,最终花费很有可能超过重新建造一艘同级别航母的全部费用。

随后,燃气轮机方案也被踢出局,原因只有一个:中国没有合适的大功率燃气轮机。

这下,剩下的只有蒸汽轮机方案了。

正是在二零零六年左右,通过采购“现代”级驱逐舰,从俄罗斯获得了舰用大型蒸汽轮机,“黄帝”号的改造工作才提上日程安排。

只是,从俄罗斯采购的蒸汽轮机并不过关。

在海试中,“黄帝”号的最高航速只达到二十七节,比海军提出的基本要求低了百分之十。虽然这个航速足以满足舰载航空兵作战需求,航母只需要达到二十六节,J-15就能从左侧的重载起飞点上,以最大起飞重量滑跃升空。但是在实战应用中,二十七节肯定满足不了作战需求。

东海冲突,已经证明了航速的重要性。

除了功率不达标,可靠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。从第一次海试算起,八年里,“黄帝”号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港口或者船厂维修,每次进港,都要对动力系统进行全面检修,才能保证下次出海不出问题。

受此影响,八年来,“黄帝”号没有执行过一次满时作战部署。

根据海军提交的报告,“黄帝”号最长的一次出海时间只有三十七天,远没有达到设计时提出的九十天。

要知道,在作战部署中,美军的航母往往得在海上活动半年左右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“企业”号还创造了连续部署一年零十个月的纪录。

仅有三十七天的部署时间,让“黄帝”号成了一艘走不远的航母。

不可否认,“黄帝”号在中国海军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,因为这是中国海军第一艘具备作战能力的航母,还是一艘能够使用常规战斗机的大型航母。通过“黄帝”号,中国海军了解了航母,也熟悉了航母。但是从军事价值上看,“黄帝”号与西方海上列强的第一艘航母非常相似,即不具备实战能力。

如果没有迫切的作战需求,“黄帝”号很有可能以训练航母的身份,在中国海军服役三十年以上,在第一艘国产航母达到设计的最大服役寿命之前才会光荣退役,海军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第二次改造。

建造一艘崭新的航母,使其获得全部战斗力,至少需要十年。

因为“黄帝”号是改装得来的,所以在自建航母的时候,还会遇到很多麻烦,仍然得摸着石头过河,前期的建造规模肯定不会很大,不可能像美国那样,把一级成熟的航母连续建造十艘。

如此一来,中国海军就很有必要对“黄帝”号进行第二次改造。

在国产航母大批量服役之前,“黄帝”号是中国海军不可否缺的远洋作战力量。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起点(qidian.com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

喜欢燃烧的海洋请大家收藏:(www.zcwx8.com)燃烧的海洋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- 燃烧的海洋全文阅读 - 燃烧的海洋txt下载 - 闪烁的全部小说 - 燃烧的海洋 总裁文学

猜你喜欢: 善终秋以为期乘鸾刺青黑莲花的幸福生活我、我是你的姐姐领进门:掌权典型意外(ABO)如意小郎君十年对手,一朝占有